Latest

playwright

对于开发者来说最实用的 MCP,claude code 可以自动调用 playwright 开启浏览器,抓取 console、network,帮助我们 fix bug 或者开发代码。我平时遇到的原型图比较少,所以如果你有界面的设计图,还可以让 playwright 截图,自己去调整 UI。 以下是一些常见用法: 爬取文档 某些文档我们需要登录才能打开,直接让 AI 进行 websearch 抓不到页面,那么这时使用 playwright 就是很好的选择。还有一种更彻底的: https://github.com/hangwin/mcp-chrome 这个项目可以直接 copy 当前浏览器的 cookie,直接“免登录”了。 Help dev 修复 bug,可以直接让

By ke wang
claude code practice

claude code practice

工具只是作为工具,关键在于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如果你把他当做一个只会写写增减某个字段的基础工作者,那么他就只是一个基础工作者。但如果你把他当成一个能够进行市场调研、需求分析、代码设计、代码执行、检验效果等等的各种角色的话,那么他就是会这些角色。 很简单的,如果还是把 AI 当做一种文章总结工具,那么他也就是总结工具了。但是如果你在思考他作为某个人类角色,他应该做什么时,那么他其实就是你的“伙伴”了。这一点我在创建 claude code 的 subagent 时慢慢有所体会。 怎么用 我是用的拼车,Claude code Max 20X,六人车,每个人 398 软妹币 插件 插件最大的好处就是很方便引用代码块,而且我觉得能够引用代码块这件事很重要,你引用的代码块越精准,AI 才能更好的理解你要做什么。 cursor 上 claude code 插件在 cursor 上是旧版本,需要从

By Keboom007
吴起

吴起

很多传记从头到尾都是围绕主人公的事进行描写,这本书却不同,他并不局限于主人公那个圈子周围,而是广泛的介绍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各个国家的发展历史、各个国家的民风民俗。作者对于战争细节并没有花费太多笔墨去写,甚至说写的太简略了,本来是一场意义重大的战争,但是作者几乎寥寥几笔就带过了。 我们提到吴起,总是认为他是一个军事家,打仗非常厉害。但作者并不认为他只是一个军事家,作者认为他是一个全才,他不仅仅在军事上能够训练出“魏武卒”这样的兵,不仅仅能够巧妙的使用兵法、谋略赢得战争,同时他还能够发展经济,任用贤才,使得吏治清明。他在变法的区域,政治、经济、军事是全方位的强,只不过通过战争的胜利而体现出来。 我读毛选的时候,没看到毛主席是怎么做改革的,怎么搞经济的,没看到出彩的地方,只看到了毛主席打仗非常厉害,怎么打怎么赢!看起来跟吴起的赢是一个道理,战争的胜利是全方位的,并不只是将军的策略高明。其实看共军四渡赤水、长征等时,蒋介石所做的应对策略,大体上都是预测对了红军要往哪里走的,封锁线也是布置了一道又一道,但是那些封锁线看起来总是像纸糊的。国军内部都是小军阀,一个个都想的是保存实力,而老蒋也

By Keboom007
孙子兵法—善战者说

孙子兵法—善战者说

这是一本对于孙子兵法的讲解书,作者对孙子兵法进行了再加工,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如何打仗那一部分,为此专门去看了b 站上对于四渡赤水的讲解,共军在遍地都是国军的地图上,来回穿插,将领的指挥水准与士兵的个人素质都极高,艺术啊!!很像很多不玩 LOL 的人都会去看世界赛,不玩台球的人会去看斯诺克,不踢足球的人去看世界杯,任何事情到一种极致的状态下都有一种美。就像庖丁解牛,解牛这件事本身无趣,但是如果是庖丁的话…… 分清敌人与朋友 首先,孙子兵法是一本讲解战争的书,是要打击消灭敌人的。 学校教育教的我们都是针对朋友的做事准则,生活中大多数教导的、宣传的是与人合作的理念。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学时的思想品德课、儒家的仁爱。很少教导我们该如何对待敌人,因此请先区别敌人与朋友,区别个人品格修养与对敌战争。 对于孙子兵法,以前听到过艾跃进老师讲过。艾跃进老师只是对孙子兵法原文进行了翻译,没有额外添加很多其他解释,很像一个老师板板正正的念 ppt 讲课,因此听起来很是无趣。 孙子兵法中,对待敌人的手段,很多都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反的。比如,兵者,诡道也。如果用个人品德来评判的话,那恐

By Keboom007
The Mom Test

The Mom Test

这是一本讲销售的书。哦,或许不是,这是一本讲如何调研需求的书。这是一本决定你创业方向的书。这是一本你获得真相的书。 嘿,我有一个锤子。哪里有钉子! 我想到一个 idea,我的用户一定需要这个,肯定有很多人都需要这个。而且已经告诉好多人我的想法了,他们都很赞成,都觉得我的想法非常好!他一定很受欢迎!发财的机会来了!! 产品上线,使用者寥寥。你压抑着怒火,询问你的采访者,他们明明答应你说他们一定回来用的,他们明明说他们很喜欢的你的产品的,他们都是骗子! 没有人想骗你,相反他们反而是为了鼓励你,照顾你面子,不想打击你的朋友。你兴冲冲的告诉他们你的想法,脸上挂满了笑容,他们怎么忍心当面说你的想法不切实际呢?他们也不是职业投资人,他们怎么能确切的知道你的产品会不会成功呢?难道他面对你充满激情演讲过后,还好意思说你的产品他并不看好么? 即使被采访者是一个冷静、有经验、敢于直言的人。但是人类的心口不一的行为也实在太多。即使当前想的是这样,落实在行为习惯上又会是其他模样。你去问他们是否希望自己更健康,他们未来是否有各种健身计划?他们会说是的,我打算未来去多打打羽毛球、跑跑步,我以后再也不吃夜

By Keboom007
乔布斯—某毕业演讲视频

乔布斯—某毕业演讲视频

今天看了乔布斯的一个大学里面的毕业季演讲。我想这个演讲很出名,因为即使我没有特地看个这个演讲,里面的内容零零碎碎的也从其他地方听到过。 1. 当你回首往昔,会发现哪些往日哪些零零碎碎的点,最终会连成线。他举了他在辍学期间学习书法字体,Mac 好看的字体便源于此。 2. 热爱与失去。他被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一脚踢出,他当时痛苦极了,他觉得对不起很多人。但他仍然认为他热爱那个领域,接着创立 NeXT(比 Mac 更强的大型工作站),收购皮克斯…… 3. 死亡。我想大家都听过说,你应该把今天当做你的最后一天去过。但大家很少有那种紧迫感,总觉得来日方长,明天再说。关于死亡这一节,说的是他成功之后得了癌症后的一些感悟。但可能大家对此不感兴趣了。 有意思的是,一个“成功人士”在成功之前,他说的很多话,大家都懒得听,人微言轻的道理嘛。但是呢,一个“成功人士”在成功之后,他说的很多感悟,大家也懒得听,大家更关心的是他成功之前做了那些事?这时呢,反而去找他成功之前的各种语录了。 乔布斯的演讲还是说那一个道理:

By Keboom007
低人工开发 Django 项目

低人工开发 Django 项目

感受 AI 时代的魅力! 你能获得什么? 如何使用 AI 工具,在几乎再自己不下场写代码的情况下,完成一个项目。 技术背景 典型 Java 开发猿。没有任何 Django 背景,Python 用的不多,没有配置过 GitHub actions,有 docker 基础,有 Linux 基础。 以上就是我的技术背景,接下来我们就尝试在没有任何 Django 知识和少量的 Python 基础的情况下,来开发一个 Django 项目,并使用 GitHub actions 部署到服务器上,使用 cloudflare 等配置域名和 https。 项目背景 我希望能够自动拉取我的主页 pinterest 图片,并提供提供接口可以获取我的今天的主页 feeds

By Keboom007
Mastery — Robert Greene

Mastery — Robert Greene

这本书英文版叫做《Mastery》,中文版叫做《如何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出类拔萃》 通过探究各个领域的大师的生平,来一窥大师之路。实在非常推荐这本书,作者既让你去追寻理想,同时又兼顾现实,非常有大师风范,睿智、成熟。 使命 所谓使命、所谓热爱、所谓激情、所谓兴趣、所谓 To be yourself,无不是鼓励人们做自己,生活的真相就在这里,救赎之道就在这里。 To be yourself, or not to be yourself, that is the question. 贴原文吧,说的实在透彻: 让我们用以下方式来说明它:在你出生之际,一粒种子便被种下。那粒种子就是你的独特性。它想长大、蜕变、绽放出自己全部的潜力。对此,它有一种本能的、坚定的能量。你的人生使命是,让这粒种子开花,

By Keboom007
GPT Generate blog cover

GPT Generate blog cover

我希望快速获得一个优秀的 blog 封面,我最开始想着是自己写 prompt,然后 ChatGPT 帮我生成。 根据 prompt 生成图片 思路是: 1. 询问 ChatGPT 我应该做什么,比如关于 blog 的图片应该是什么风格的?然后我应该选择一个我喜欢的风格。 2. 选择好风格之后,根据这个风格生成图片的 prompt 3. 创建 GPTs 4. 测试 GPTs 不可行—需要自己想出应该画什么 根据 blog 内容去总结标题,然后根据标题生成相关的图片的 prompt,这很难短时间得到想要的图片。这就像画画,你自己首先得知道你要画什么,比如场景、人物、色调等等。但是我根本就不知道我需要什么样子的画,我只是想快速能给我 blog 得到一个图片。 然后我试着简化 prompt,但是这样的话,

By Keboom007
科学上网

科学上网

关于科学上网,只要在互联网公司,一般来说,问问研发同学,就都知道如何翻墙了。我们讲点进阶的知识。 * 美国手机号 * 海外银行卡 * 干净的 IP 如果你有更好的科学上网的方案,欢迎补充:https://github.com/kekeboomboom/haoel.github.io,这个项目来源于陈浩老师,让我们一起来继续维护这个项目。 美国手机号 Ultra mobile 我最近用 Ultra Mobile 这个手机卡,目前接受验证码都是挺快的,很稳定。但是这个卡的风控很严,你需要用干净的 IP 访问他们的网站或者 app 才能登录,否则很容易就各种奇怪的报错,或者登录失败等等。还有一点很烦人的是,最近他总是给我发 voicemail,说我国际漫游没有积分了,但是我买的这个 PayGO 的计划中是本来就没有国际漫游的,然后我登录他的 APP 和官网之后,也看不到国际漫游的充值选项,真的是让人恼火。

By Keboom007
《程序员软技能》—书

《程序员软技能》—书

这是一本关于程序员自我营销的书籍,有关程序员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切。比如编程语言、开发工具、技术发展、职场发展、职场软技能等等,总之你能在工作中遇到的一切主题,都可以展示出来,都可以通过自媒体的方式展示出来。 好像互联网相关的从业人员,更容易利用自媒体进行自我营销呢?比如除了程序员,我们也能看到很多产品经理相关的网站、UI 设计相关的网站。近年来由于知识付费习惯的养成,很多金融领域的博主、高校政治哲学教授等,也在做自媒体内容。 自媒体社交 自媒体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我提倡大家都应该去做,去产出好的内容,让良币驱逐劣币。 自媒体应该是一种新型的社交方式,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要积累个人声望,要通过各种实际的聚会、交往,慢慢积攒声望。 现在呢,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发布自己的言论,自己的内容,可以影响他人,获得自己的粉丝。这是一种新型的、威力巨大新型社交方式。 再次提倡,每个人都应该去展现自己,如果你不展露自己,别人怎么了解你呢?别人可以快速的了解我们,我们可以快速的构建信任,我们可以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我们可以认识更多有趣的人,多好的一条解放之路呢? 作者的网站

By Keboom007
How to write PRD

How to write PRD

我有这个问题不是说为了人类写 PRD,而是为 AI 写 PRD。我想写一种 PRD,这个里面我们规定 AI 需要做的,边界权限等,然后我们坐等 AI 去根据文档去实现所有功能。而不是我们像个监工一样,总是时不时要看看 AI 写的对不对。 What is PRD 看了几篇文章,好像每个人理解的都不一样,主要区别是 scope。 比如我原本的理解,几乎就是一个设计文档。我有一个 feature,我需要如何修改 UI 界面,我需要增加怎样的功能,详细的列出来。但是网上对于 PRD 有不同层面的理解。 一种 PRD 文档,就是已经有了一个产品了,我们只需要加一个新功能,那么内容大致如下: 1. overview,需求背景,stakeholder,大概要如何解决问题,要添加怎样的功能。

By Keboom007
Prompt skill

Prompt skill

A post that introduce cursor prompt Cursor 内部提示词窥探 | Superlinear Academy课程里提到可以用自定义模型来看提示词,写了篇文章详细记录一下 Cursor 的 agent 模式本质上就是 VSCode(引入对话的交互) + 大模型(Claude 3.7 Sonnet 等) + tools use(读文件、写文件、搜索文件) + 提示词。 这篇文章利用 Cursor 的自定义模型来查看一下每次对话时 Cursor 自动填充的提示词。 环境准备 ollama 安装 https://ollama.com/,一个可以方便的本地运行开源大语言模型的软件。 安装完成之后在命…Superlinear Academy 这是社区里面的一篇文章,他直接本地部署了一个模型,让 cursor 调用本地模型,查看

By Keboom007
行知合一

行知合一

行知合一(新的理解方式) 或许其他人也经历我这个阶段,感觉上看的书也不少了,当然是那种通识知识,就是说基本上我再去看书,很多道理上的东西,我基本上都是没有新概念了。 那些大道理、通用的、共性的东西,每个人都在说,因此很多书都在讲一样东西,让人看了很无趣了。我说的是少了获得新知的兴奋,这让人无趣。很多道理我也都听到过了,我觉得在接着去看书,我不那么开心了,因为我认为不那么有趣了,当然我说的是通用知识。 有些书,比如金刚经,更多的是让人处于一种能量场,比如我在看金刚经,我本身就会被金刚经影响,我的内心就会更平静,思绪更宁静。还有很多小说,比如我在读《四世同堂》时,同学说我为何那么失落。比如我在读《老人与海》,我就特喜欢刀子般的北风吹在脸上,好似自己在抗争什么,感觉自己就像那个死死攥紧渔线、将手掌勒出深痕的老人。 在上面的视频中,提到的,知行合一,最开始灶爷的看法是,提高认知,由认知来指导行动,因此他认为应该先看很多书,然后再去行动。 这种看法也大概是很多人的看法吧,总觉得应该先提高认知,然后才能去行动。

By Keboom007
樊登访谈

樊登访谈

https://youtu.be/pxgF4mgcxqo?si=4ZibV6wl3p40DDBp 樊登的创业经历、对个人影响力的看法 樊登之前开过杂志社,但是失败了。在樊登读书的萌芽阶段,其实他就是采用了订阅杂志的形式,来收费的。当然了,很老套的说法,我们从失败中学到了什么,对未来造成了如何的影响。这种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却没有真正内化。 樊登对于某些事情的看法并不是事情此刻瞬时的状态,比如他的失败的创业经历、频繁的换工作职位、关于个人影响力等等。我们平时看事情,一般都是看一件事情的瞬时状态,比如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影响力大还是小,直接判断事情的当前状态就好了。但是樊登把事情看的更长远,比如一件事情的影响力很可能在数年之后仍在显现。比如一件事情在当前看是失败了,但是在几年后却成功实现了目标。比如一件事在当前知道的人很少,但是在几年后却家喻户晓了。比如在文学艺术领域,这个艺术家总是在世时不得志,去世后倒是作品名满天下。比如当前的 AI,transformer 论文在发表之初知道的人很少,但 openAI 出来后,大家就都知道了。 对事情以一种更长远、动态的看法,这是一种很好的

By Keboom007
李飞飞传记

李飞飞传记

李飞飞(1976年7月3日—[1]),斯坦福大学首位红杉讲席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3][4], 美国文理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5]。曾任职于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SAIL)[6] 、斯坦福视觉实验室[7]。现为ImageNet的首席科学家和首席研究员[8]、斯坦福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HAI)院长、AI4ALL联合创始人及主席。她的研究领域涉及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认知神经科学等[3]。 飞飞的父母 或许是从微信读书首页来的,看到了李飞飞传记,被评为神作,因此就好奇读了起来。没想到就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心(奇怪的是,我从其他地方也看到了李飞飞,我已经记不清楚是先从其他地方看到李飞飞。还是先从微信读书看到,然后才注意到其他地方的李飞飞故事)。 李飞飞的父母是不同寻常的父母,这里并不是说他父母的成就高,而是她的父母不人云亦云、不妥协、充满好奇心,鼓励李飞飞做自己。他们家在美国经济条件很差,他们明明可以让李飞飞直接去工作(李飞飞曾多次得到过很好的工作),那样他们的生活条件会有很大的改善。

By Keboom007
百万富翁快车道

bootNote

百万富翁快车道

我喜欢看语言简洁凝练、章节主题分明、对事情能够有抽象成体系的论述的书。这本书看起来像水书。 很多章节看起来很水。废话很多,或许美国人就是啰嗦。这位大叔很符合那种美国白人、热情、嬉皮士、爱恨分明、大胆去干、滔滔不绝的大叔。 他讲述了三种人的生活方式。 一种月光族,挣多少花多少,甚至还要债务。很想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看啥都新奇,都像尝试尝试,用信用卡、花呗,标榜及时行李。惹上各种债务的人。 一种平庸者,其实就是老老实实打工,量入为出。很经典的就是穷爸爸富爸爸介绍的那种方式,尽量少花钱,然后将钱存起来,玩鸡生蛋,玩复利。等到你七老八十的时候,靠着各种利息,就可以不用打工了。但是那时你已经老了,你拿着七十岁的身体,怎么也干不了二十岁的事情了。这种很像在社会上工作几年后,对各种事情没那么大兴趣后,也不得不承担一些责任后,收收心的年轻人。当然还有中年人、老年人。去做一份不得不做的工作,是大部分人的宿命。 一种财富创造者。说的内容和纳瓦尔很像,就是软件和自媒体。这两个是成本最低的,

By ke wang
Indigo

bootNote

Indigo

Indigo Blog 微博高管,李佳琦公司合伙人,日本民宿品牌也是前列,现在在投资一些 AI 公司,还有在做自媒体,上面的链接就是他的 blog,现在基本都是在采访各个领域的人,主题大部分都是 AI、经济等领域。他说他自己很喜欢做初创企业的合伙人而不是 CEO,他真是撮合了不少领域的各种公司。 他的主题都很宏大,很有意思,很像国外的风格,天马行空,可以自由讨论热点事件。在 YouTube 上面有很多这样的采访类博主,只不过都是英文的。或许他能成为中文环境下的这个采访领域最强的人呢。 获取什么信息?如何获取? 他并不是一个 AI 领域的专家,事实上,他也是近几年看到了 ChatGPT 等相关产品,才被震撼到,继而决定学习 AI。 不同的人学习 AI 有不同的目的,因此我们应该先知道自己的目的,自己的定位,自己能做什么,需要什么。先把这些问题想清楚,然后跟随自己的目标,去做执行。

By ke wang
从总账到总监

bootNote

从总账到总监

这是一本财务相关的书,至少书中的内容是关于财务专业知识的书。其中关于财务工作中的技术细节和跨国公司下的子公司的财务处理原则,这些技术细节或许不是财务专业的人很难看懂。 但是这并没有关系,实际上我一直被作者吸引着,就算看不懂技术细节,但是从中看到作者的真诚、乐于助人、耐心培养的人格魅力,大家都幻想着能遇到像文中 bob 这样一个领导。同时 bob 还有超强的工作能力,不仅对于下属做的业务细节能够手拿把掐,对于跨部门、甚至跨公司、跨行业、跨地域的各个主体,都能够分析利害关系,选择合适的人,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实现了双赢。 关于书的内容,都是非常实操的内容,没有提纲挈领的,抽象总结的东西,全都是具体的执行起来的干货。 我们不必太担心要财务知识背景,才能读懂这本书。我们可以不太关注书里面财务知识的细节,里面的工作方法,沟通方法,做人的真诚,关于协调利益方达成目标,心理学,等等吧。涉及个人工作的方方面面,非常全面。 书的脉络就如同标题,主要是以主人公在不同岗位下的工作经历(从总账职位到总监职位)来书写的。书中的主体其实挺分散的,一会是业务细节,一会是人际关系,一会是管理方法,一会是向上汇

By ke wang
王安石传—梁启超

bootNote

王安石传—梁启超

最近在看王安石,这是梁启超写的王安石传记。 在没有看王安石传记之前 我自己脑海里对王安石的印象就是,他是苏轼(我感觉苏轼的名气大于王安石,比如很多书描写苏轼的诗如何如何好,描写苏轼遭受贬谪之后有如何如何好的心态等等)的政敌。 然后王安石还是一个文学家,因为我们上学的时候就看到王安石的不少诗。对于王安石的诗,是一首也不记得了。但知道王安石做了很大的改革变法,并且听说是失败了。 还有人拿王安石的变法做例子,就是说上层设计的政策,虽然初心是好的,但是往往好心办坏事。 以上就是我对王安石的全部印象了。 读王安石传记过程中呢 我也是很矛盾的,因为他的争议实在太大,有很多名人和正直的的人都反对王安石,但是后来呢,又有一部分人从反对王安石,又变成了支持王安石。总之非常有争议。 在本书中,梁启超是非常推崇王安石的,那么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暂且相信梁启超的说法吧。文中很多地方,能看出梁启超都是非常激动的,但是结合当时的国情,我们必须要理解他那颗急切的心情啊 ! 从书中看,王安石是一个国家社会主义的人。他将原本私人地主阶级的利益,转移到了国家财政。比如文中出现了,类似国家银行的东

By ke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