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飞传记

李飞飞传记

李飞飞(1976年7月3日—[1]),斯坦福大学首位红杉讲席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3][4]美国文理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5]。曾任职于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SAIL)[6] 、斯坦福视觉实验室[7]。现为ImageNet的首席科学家和首席研究员[8]、斯坦福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HAI)院长、AI4ALL联合创始人及主席。她的研究领域涉及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认知神经科学等[3]

飞飞的父母

或许是从微信读书首页来的,看到了李飞飞传记,被评为神作,因此就好奇读了起来。没想到就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心(奇怪的是,我从其他地方也看到了李飞飞,我已经记不清楚是先从其他地方看到李飞飞。还是先从微信读书看到,然后才注意到其他地方的李飞飞故事)。

李飞飞的父母是不同寻常的父母,这里并不是说他父母的成就高,而是她的父母不人云亦云、不妥协、充满好奇心,鼓励李飞飞做自己。他们家在美国经济条件很差,他们明明可以让李飞飞直接去工作(李飞飞曾多次得到过很好的工作),那样他们的生活条件会有很大的改善。

从李飞飞小时候还是八十年代的中国,听她的描述那个时代看起来很压抑,人们的条条框框很多,要服从各种纪律……但如果李飞飞父母不是那种想法太多的人,不是那样一定要“自由”的人,那么日子也还算平稳。

但他们等不及了,他们想要更宽松的环境,随后便举家搬到美国。到了美国,自由倒是有了,但是生活负担却非常大。即使两人有知识、为人正直、聪明,也仍然只能干很底层的体力劳动。不过这对父母倒是挺有决心的,即使知道自己的生活会很差(李飞飞的父亲已经在美国待了三年了),也仍然去美国,说起来也挺有勇气。

李飞飞的父亲,是一个非常有好奇心和童趣的人,但这份纯真之心没有带来money,因此遭到了评论区的各种口诛笔伐。说得好像一个人没有好奇心、没有童趣、没有爱好,就一定是个大富翁了。就好像你对那些高三学生说,只要你们的睡眠时间够少,你们都能考清华北大了。

李飞飞的母亲,真是足够追求自我呀,别人说不能做的,她就偏偏要试试,很坚强的一个人。飞飞多次因为家庭经济紧张,想要放弃科研道路,去金融科技领域赚钱,但是飞飞的母亲一直都是一句话:这是否是你想要的?飞飞的父母一直在鼓励她、支持她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就是她父母真正与众不同的地方。

反观现在的很多为人父母,脑子里有太多“别人要他做的事”,不仅仅自己受别人掌控,还要自己的子女也要受掌控。这样一对比,是否觉得飞飞父母的不同点了呢。

刻苦?幸运?

书中没有特意写李飞飞有多么刻苦努力,但从很多细节小事中,就能看到李飞飞好奇心与上进心。而且这两种品质看起来如此纯粹,以至于她在学业上的 struggle 看起来很少。她最大的困难是,家庭经济上的困难,和科研项目的前途未卜。她对于做科研、做学术本身可以说如痴如醉了,很多时候她满脑子都想着她那个科研项目,看到身边的一切都能联想上去。我们看不到她在学业上的挣扎,看起来她在学术上一帆风顺。或许这种如痴如醉的状态,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吧。

反过来看,很多学生,面对着试卷,抓耳挠腮的样子。越是这样的,反而越坎坷,越痛苦,而你越痛苦,那么你很可能也越失败。

进入社会,大家对于“成功”的渴求越来越多,每个人都想要巨大成功。每个人都想当老板,挣大钱。走那个千军万马的独木桥,去模仿别人的路,这样的方式,走的是如此痛苦,如此艰辛,每天一起床就想到要做的事,恨不得自己一头睡死过去,这样的方式,无论对于自己个人生命体验来说,还是对于最终结果来说,恐怕难如人愿。

压迫你的、使你痛苦的不是你的职业,而是你自己!如果没有经历内心的召唤便从事一门技艺、一项艺术或任何一行,世上何人不会觉得自己的处境难以忍受?生来就具有某种天赋的人,或注定将具备某种才华的人,无论是谁,都一定能从自己的天赋和才华中找到最令自己愉悦的职业!世界上的每件事都有它艰难的一面!只有内在动力——快乐和爱——能帮助我们克服障碍,开辟道路,并把我们带离像他人那样痛苦度日的狭隘怪圈!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臣服实验

李飞飞一家刚到美国,父亲做维修工、母亲做收银员,但始终勉强维生。后面一家人决心接手一家洗衣店,家庭经济状况自此终于慢慢好了起来。这时李飞飞还在上中学或大学,她还需要时不时的接听家里洗衣店的咨询电话,因为很多英语单词,飞飞的父母听不懂。

后来呢李飞飞做 ImageNet,此时她已经是一个教授,时光不知过去多少年头。他们需要很多人做数据标注,项目经费非常紧缺,然后它的研究生邓嘉,竟然提议:开个洗衣店!!!多么巧合的事情!!

当然李飞飞没太关注很多“巧合”的事情,有时她只是惊叹事情过于巧合。但对于看过《臣服实验》的我来说,很多巧合的事,让我一遍遍的想起这本书,这本书大概会影响我一辈子了……

推荐大家看这本《臣服实验》,里面透露出一种随遇而安、安之若素的智慧。

倒序

开头作者说他站在了国会大厦面前,感受到了那种肃穆,她被通知参加美国听证会,内心忐忑不安,不知道会不会被议员质问的哑口无言,不清楚他们是友善的还是有攻击性的,那种未知让她忐忑不安,只能通过一遍遍背诵稿子缓解情绪。

开头如此说明境况,虽然说心情是忐忑的,但能够在美国听证会上发表演讲,至少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

然后回到飞飞的小时候,巨大的落差,80 年代中国的各个地方的循规蹈矩。初到美国的经济窘迫,父母基本就是最底层的工作。一路看来,到了书结尾,突然与书的开头一下子合并了时间线。突然有种惊愕,怎么一路走来就到了这里呢?

为什么突然关注倒序呢?这只是一种写作手法。之前看《挪威的森林》,也是倒序,感觉倒序的书有股后劲,等你读到结尾时,突然发现自己到了这里,我本来处于回忆之中,又一下子把我拉回到了现实。突然间种种回忆涌上心头。

好喜欢这种低沉而不平静、模糊的回忆、莫名的酸涩、空洞的感觉。

Read more

playwright

对于开发者来说最实用的 MCP,claude code 可以自动调用 playwright 开启浏览器,抓取 console、network,帮助我们 fix bug 或者开发代码。我平时遇到的原型图比较少,所以如果你有界面的设计图,还可以让 playwright 截图,自己去调整 UI。 以下是一些常见用法: 爬取文档 某些文档我们需要登录才能打开,直接让 AI 进行 websearch 抓不到页面,那么这时使用 playwright 就是很好的选择。还有一种更彻底的: https://github.com/hangwin/mcp-chrome 这个项目可以直接 copy 当前浏览器的 cookie,直接“免登录”了。 Help dev 修复 bug,可以直接让

By ke wang
claude code practice

claude code practice

工具只是作为工具,关键在于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如果你把他当做一个只会写写增减某个字段的基础工作者,那么他就只是一个基础工作者。但如果你把他当成一个能够进行市场调研、需求分析、代码设计、代码执行、检验效果等等的各种角色的话,那么他就是会这些角色。 很简单的,如果还是把 AI 当做一种文章总结工具,那么他也就是总结工具了。但是如果你在思考他作为某个人类角色,他应该做什么时,那么他其实就是你的“伙伴”了。这一点我在创建 claude code 的 subagent 时慢慢有所体会。 怎么用 我是用的拼车,Claude code Max 20X,六人车,每个人 398 软妹币 插件 插件最大的好处就是很方便引用代码块,而且我觉得能够引用代码块这件事很重要,你引用的代码块越精准,AI 才能更好的理解你要做什么。 cursor 上 claude code 插件在 cursor 上是旧版本,需要从

By Keboom007
吴起

吴起

很多传记从头到尾都是围绕主人公的事进行描写,这本书却不同,他并不局限于主人公那个圈子周围,而是广泛的介绍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各个国家的发展历史、各个国家的民风民俗。作者对于战争细节并没有花费太多笔墨去写,甚至说写的太简略了,本来是一场意义重大的战争,但是作者几乎寥寥几笔就带过了。 我们提到吴起,总是认为他是一个军事家,打仗非常厉害。但作者并不认为他只是一个军事家,作者认为他是一个全才,他不仅仅在军事上能够训练出“魏武卒”这样的兵,不仅仅能够巧妙的使用兵法、谋略赢得战争,同时他还能够发展经济,任用贤才,使得吏治清明。他在变法的区域,政治、经济、军事是全方位的强,只不过通过战争的胜利而体现出来。 我读毛选的时候,没看到毛主席是怎么做改革的,怎么搞经济的,没看到出彩的地方,只看到了毛主席打仗非常厉害,怎么打怎么赢!看起来跟吴起的赢是一个道理,战争的胜利是全方位的,并不只是将军的策略高明。其实看共军四渡赤水、长征等时,蒋介石所做的应对策略,大体上都是预测对了红军要往哪里走的,封锁线也是布置了一道又一道,但是那些封锁线看起来总是像纸糊的。国军内部都是小军阀,一个个都想的是保存实力,而老蒋也

By Keboom007
孙子兵法—善战者说

孙子兵法—善战者说

这是一本对于孙子兵法的讲解书,作者对孙子兵法进行了再加工,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如何打仗那一部分,为此专门去看了b 站上对于四渡赤水的讲解,共军在遍地都是国军的地图上,来回穿插,将领的指挥水准与士兵的个人素质都极高,艺术啊!!很像很多不玩 LOL 的人都会去看世界赛,不玩台球的人会去看斯诺克,不踢足球的人去看世界杯,任何事情到一种极致的状态下都有一种美。就像庖丁解牛,解牛这件事本身无趣,但是如果是庖丁的话…… 分清敌人与朋友 首先,孙子兵法是一本讲解战争的书,是要打击消灭敌人的。 学校教育教的我们都是针对朋友的做事准则,生活中大多数教导的、宣传的是与人合作的理念。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学时的思想品德课、儒家的仁爱。很少教导我们该如何对待敌人,因此请先区别敌人与朋友,区别个人品格修养与对敌战争。 对于孙子兵法,以前听到过艾跃进老师讲过。艾跃进老师只是对孙子兵法原文进行了翻译,没有额外添加很多其他解释,很像一个老师板板正正的念 ppt 讲课,因此听起来很是无趣。 孙子兵法中,对待敌人的手段,很多都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反的。比如,兵者,诡道也。如果用个人品德来评判的话,那恐

By Keboom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