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igo

微博高管,李佳琦公司合伙人,日本民宿品牌也是前列,现在在投资一些 AI 公司,还有在做自媒体,上面的链接就是他的 blog,现在基本都是在采访各个领域的人,主题大部分都是 AI、经济等领域。他说他自己很喜欢做初创企业的合伙人而不是 CEO,他真是撮合了不少领域的各种公司。
他的主题都很宏大,很有意思,很像国外的风格,天马行空,可以自由讨论热点事件。在 YouTube 上面有很多这样的采访类博主,只不过都是英文的。或许他能成为中文环境下的这个采访领域最强的人呢。
获取什么信息?如何获取?
他并不是一个 AI 领域的专家,事实上,他也是近几年看到了 ChatGPT 等相关产品,才被震撼到,继而决定学习 AI。
不同的人学习 AI 有不同的目的,因此我们应该先知道自己的目的,自己的定位,自己能做什么,需要什么。先把这些问题想清楚,然后跟随自己的目标,去做执行。
用段永平的话叫:做正确的事情(想清楚,结合自身情况,应该去做怎样的事),然后在正确的做事(然后才是执行层面,具体该如何去做,能达成目标)。
当然,你叫他以终为始,也是可以的。
Indigo 虽然是技术出身,但从他的个人经历看,他一直都以 CEO 视角、创业老板、天使投资人等角色在工作。所以他的目的并不是去追究 AI 的具体实现细节,比如大模型的成本、速度、推理能力、准确度等等问题。他去找的就是 AI 领域各个领导者,去获得大局观,知道未来的大致发展趋势,这确定他应该如何做投资,应该投资哪种公司。他还去找实践领域,使用 AI 最深度的玩家,从他们身上能学到当前 AI 能力下,最先进的工具的使用方式。
他通过找头部的方式,来为我们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这是对我们读者的价值。同时对于他自己,他将是一个Gateway,各种 AI 相关的机会将在他那里做中转。
因此,他通过各种访谈,阅读行业领先人物的文章、视频等,也达到了 AI 领域业内人士的行业信息水准。这种信息搜集和信息整合的能力,值得我们学习。
当然了,得到信息后,最终还是要落到“决策”。目前无法看到他决策的正确性,只能在未来的某一天,才能够验证。
社会实践家?
本科、硕士、博士,有人说学历越高,驯化程度越高,因为在学校里面,人们太谋定而后动,一切都要准备好才能行动,太局限于自我研究高难度问题,而缺少社会关系的链接。
事实上,我们要做房屋中介,就两个部分,一个是信息发布(让人知道我们有房子)。一个是房源(我们确实有待出租的房屋)。而这对于课代表立正—这个经济学博士来说,这需要准备很多东西。我们怎样才能信息发布的好呢?怎样让其他人知道我们在租房子?如何联系房源?等等问题,课代表脑子里首先反应的是问题。
但是 indigo 在采访中就很云淡风轻,他觉得很简单,在中国找一个房屋销售,然后自己本来就有微博的资源,自己在微博上发发帖子,然后信息发布的问题就解决了。关于房源,自己本来当时就住在日本,这个项目又是朋友介绍,因此房源问题也解决了,买卖双方就这样都找到,就是如此简单。
这其实给我一个启发,我以前看到百度百科,我们看到某某人,是政治家、文学家、社会实践家….
当时就想,什么是社会实践家呢?这是什么称谓?其实从这里就可以看到了,很多人看到一个项目,或者一件事情时,就是简简单单的看着,头脑里没有任何想法。当然如果你是博士,那么你头脑里有想法,但是又害怕实践。又或者怕各种机会成本。但我们总看到一些人,去勇敢实践,这种主动精神,这种勇气,比见识多少事珍贵多了。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或许学校教育很好的培育了称职的工人。工人们,爱岗敬业、遵守标准、遵循固定流程高效工作、拥有很好的通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