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igo

Indigo

Indigo Blog

微博高管,李佳琦公司合伙人,日本民宿品牌也是前列,现在在投资一些 AI 公司,还有在做自媒体,上面的链接就是他的 blog,现在基本都是在采访各个领域的人,主题大部分都是 AI、经济等领域。他说他自己很喜欢做初创企业的合伙人而不是 CEO,他真是撮合了不少领域的各种公司。

他的主题都很宏大,很有意思,很像国外的风格,天马行空,可以自由讨论热点事件。在 YouTube 上面有很多这样的采访类博主,只不过都是英文的。或许他能成为中文环境下的这个采访领域最强的人呢。


获取什么信息?如何获取?

他并不是一个 AI 领域的专家,事实上,他也是近几年看到了 ChatGPT 等相关产品,才被震撼到,继而决定学习 AI。

不同的人学习 AI 有不同的目的,因此我们应该先知道自己的目的,自己的定位,自己能做什么,需要什么。先把这些问题想清楚,然后跟随自己的目标,去做执行。

用段永平的话叫:做正确的事情(想清楚,结合自身情况,应该去做怎样的事),然后在正确的做事(然后才是执行层面,具体该如何去做,能达成目标)。

当然,你叫他以终为始,也是可以的。

Indigo 虽然是技术出身,但从他的个人经历看,他一直都以 CEO 视角、创业老板、天使投资人等角色在工作。所以他的目的并不是去追究 AI 的具体实现细节,比如大模型的成本、速度、推理能力、准确度等等问题。他去找的就是 AI 领域各个领导者,去获得大局观,知道未来的大致发展趋势,这确定他应该如何做投资,应该投资哪种公司。他还去找实践领域,使用 AI 最深度的玩家,从他们身上能学到当前 AI 能力下,最先进的工具的使用方式。

他通过找头部的方式,来为我们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这是对我们读者的价值。同时对于他自己,他将是一个Gateway,各种 AI 相关的机会将在他那里做中转。

因此,他通过各种访谈,阅读行业领先人物的文章、视频等,也达到了 AI 领域业内人士的行业信息水准。这种信息搜集和信息整合的能力,值得我们学习。

当然了,得到信息后,最终还是要落到“决策”。目前无法看到他决策的正确性,只能在未来的某一天,才能够验证。

社会实践家?

本科、硕士、博士,有人说学历越高,驯化程度越高,因为在学校里面,人们太谋定而后动,一切都要准备好才能行动,太局限于自我研究高难度问题,而缺少社会关系的链接。

事实上,我们要做房屋中介,就两个部分,一个是信息发布(让人知道我们有房子)。一个是房源(我们确实有待出租的房屋)。而这对于课代表立正—这个经济学博士来说,这需要准备很多东西。我们怎样才能信息发布的好呢?怎样让其他人知道我们在租房子?如何联系房源?等等问题,课代表脑子里首先反应的是问题。

但是 indigo 在采访中就很云淡风轻,他觉得很简单,在中国找一个房屋销售,然后自己本来就有微博的资源,自己在微博上发发帖子,然后信息发布的问题就解决了。关于房源,自己本来当时就住在日本,这个项目又是朋友介绍,因此房源问题也解决了,买卖双方就这样都找到,就是如此简单。

这其实给我一个启发,我以前看到百度百科,我们看到某某人,是政治家、文学家、社会实践家….

当时就想,什么是社会实践家呢?这是什么称谓?其实从这里就可以看到了,很多人看到一个项目,或者一件事情时,就是简简单单的看着,头脑里没有任何想法。当然如果你是博士,那么你头脑里有想法,但是又害怕实践。又或者怕各种机会成本。但我们总看到一些人,去勇敢实践,这种主动精神,这种勇气,比见识多少事珍贵多了。

性相近也,习相远

或许学校教育很好的培育了称职的工人。工人们,爱岗敬业、遵守标准、遵循固定流程高效工作、拥有很好的通用知识。

Read more

从总账到总监

从总账到总监

这是一本财务相关的书,至少书中的内容是关于财务专业知识的书。其中关于财务工作中的技术细节和跨国公司下的子公司的财务处理原则,这些技术细节或许不是财务专业的人很难看懂。 但是这并没有关系,实际上我一直被作者吸引着,就算看不懂技术细节,但是从中看到作者的真诚、乐于助人、耐心培养的人格魅力,大家都幻想着能遇到像文中 bob 这样一个领导。同时 bob 还有超强的工作能力,不仅对于下属做的业务细节能够手拿把掐,对于跨部门、甚至跨公司、跨行业、跨地域的各个主体,都能够分析利害关系,选择合适的人,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实现了双赢。 关于书的内容,都是非常实操的内容,没有提纲挈领的,抽象总结的东西,全都是具体的执行起来的干货。 我们不必太担心要财务知识背景,才能读懂这本书。我们可以不太关注书里面财务知识的细节,里面的工作方法,沟通方法,做人的真诚,关于协调利益方达成目标,心理学,等等吧。涉及个人工作的方方面面,非常全面。 书的脉络就如同标题,主要是以主人公在不同岗位下的工作经历(从总账职位到总监职位)来书写的。书中的主体其实挺分散的,一会是业务细节,一会是人际关系,一会是管理方法,一会是向上汇

By ke wang
王安石传—梁启超

王安石传—梁启超

最近在看王安石,这是梁启超写的王安石传记。 在没有看王安石传记之前 我自己脑海里对王安石的印象就是,他是苏轼(我感觉苏轼的名气大于王安石,比如很多书描写苏轼的诗如何如何好,描写苏轼遭受贬谪之后有如何如何好的心态等等)的政敌。 然后王安石还是一个文学家,因为我们上学的时候就看到王安石的不少诗。对于王安石的诗,是一首也不记得了。但知道王安石做了很大的改革变法,并且听说是失败了。 还有人拿王安石的变法做例子,就是说上层设计的政策,虽然初心是好的,但是往往好心办坏事。 以上就是我对王安石的全部印象了。 读王安石传记过程中呢 我也是很矛盾的,因为他的争议实在太大,有很多名人和正直的的人都反对王安石,但是后来呢,又有一部分人从反对王安石,又变成了支持王安石。总之非常有争议。 在本书中,梁启超是非常推崇王安石的,那么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暂且相信梁启超的说法吧。文中很多地方,能看出梁启超都是非常激动的,但是结合当时的国情,我们必须要理解他那颗急切的心情啊 ! 从书中看,王安石是一个国家社会主义的人。他将原本私人地主阶级的利益,转移到了国家财政。比如文中出现了,类似国家银行的东

By ke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