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富翁快车道

百万富翁快车道

我喜欢看语言简洁凝练、章节主题分明、对事情能够有抽象成体系的论述的书。这本书看起来像水书。 很多章节看起来很水。废话很多,或许美国人就是啰嗦。这位大叔很符合那种美国白人、热情、嬉皮士、爱恨分明、大胆去干、滔滔不绝的大叔。

他讲述了三种人的生活方式。

一种月光族,挣多少花多少,甚至还要债务。很想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看啥都新奇,都像尝试尝试,用信用卡、花呗,标榜及时行李。惹上各种债务的人。

一种平庸者,其实就是老老实实打工,量入为出。很经典的就是穷爸爸富爸爸介绍的那种方式,尽量少花钱,然后将钱存起来,玩鸡生蛋,玩复利。等到你七老八十的时候,靠着各种利息,就可以不用打工了。但是那时你已经老了,你拿着七十岁的身体,怎么也干不了二十岁的事情了。这种很像在社会上工作几年后,对各种事情没那么大兴趣后,也不得不承担一些责任后,收收心的年轻人。当然还有中年人、老年人。去做一份不得不做的工作,是大部分人的宿命。

一种财富创造者。说的内容和纳瓦尔很像,就是软件和自媒体。这两个是成本最低的,但却有很好的杠杆。其中文中说的几个开店,并不是你开个店就是在创造财富了,比如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各种加盟店,比如奶茶加盟店、烧烤加盟店、炸货加盟店等等,你去做加盟店只是给人家打工的,你没办法复制,没有杠杆,这种的创造不了财富。规模大、单价低的或许是财富,规模小、单价高的一般都是犯罪。

见仁见智

对于我来说,从小接触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讲的是儒家的集体主义精神,这种从小学到高中的文化灌输,很难让我认同这位美国老哥的做事动机。

我是很难为了某个单纯的目标去做事的,我也不会因为愤怒去做事,我不会为了证明给谁去做事,我不会单纯为了挣钱去做事。

我一直是个佛系的人,不会特别强烈去追逐什么(当然有人叫做习得性无助),顺道法自然,我认为我做之事,不会因为目标达成就停止,我做事应该是一种过程,一种状态,一种生活状态,他应该是延绵不绝的,不是一瞬的。

学校教育问题

学校教育,他们完完全全再把人作为工具在培养,完全不顾人的创造力,共情力。

教育了那么多年,叫我们要遵守规则,正直善良、爱国,教了各种道德标准,教了我们遵守法律。然后呢进入社会后,钱是绕不过去的槛,我们如何创造财富?我们如何能变得有钱?人们有物欲,就应该教人们正当的满足欲望。黄河水,那是能堵住的?

如果大家出了社会就不再学习,那么大概率就会遵从学校教育所安排的职业工人角色。就是在走作者说的人行道和慢车道。

观点琐碎

把作者想象成一个热情大叔吧,我们看看这位大叔讲了什么有意思的事。

大叔想到什么主题,就写什么。很多主题,在其他地方也都能看到,我对书中没有特别印象深刻的点。大叔是真敢写,为了钱跟一个老阿姨睡觉的事,都敢写上去!哈哈,太有意思了!!

虽然一度穷困潦倒,但是搬家时还是带着几百本书。这几百本书就是他致富的启蒙。加上他勇敢开拓的行动,他肯定行的。

观点加强

虽然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新的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很多观点出现一次两次,我们觉得是对的,但是行动上还是不会去做。当同一个观点出现五次六次,慢慢我们就会行动起来。

上班?

加强了我对于老实上班这件事的绝望,郭德纲说过但凡当年有人收留他,他都不会创建德云社。第二,就是加强了我对于一些致富方法的验证,只有规模和影响力能够致富。很多人在批判网红挣得多,拿网红与德高望重的医生做比较。互联网能让小小的普通人也可以拥有大大的影响力。关于致富道路,跟纳瓦尔推荐的基本一致,软件和媒体,这两个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最好的致富路径了。这两件事的成本是如此之低,而这两件事的影响力和规模却可以如此之大。

老板就一定富有?

对于某些致富道路的否定,这在我之前是没想到的。比如我们很多时候认为只要做老板了,就有致富的可能性。比如我们说某某是哪个店的老板,就立马觉得只要是老板就肯定富有。但是对于某些经营模式的店,老板也可能是“打工人”。

比如加盟店,奶茶、汉堡、咖啡、超市、快餐店等等。这种店的店长,与打工人是一样的,干了才有钱,不干就没钱。一些自营的水果店、超市、理发店等等店铺类的,看起来都是没有规模化的可能性的,都是无法致富的。

但是自己开连锁店,让其他人加盟,这个可以规模化,这样子是可以致富的。

这就是一个开火锅店,和一个做火锅连锁店的区别。营收上,一个是百万级别。一个是可能千万或者亿级别。

没有退路

勾起我的创造欲。以前是觉得创造这件事应该做的。现在是觉得创造这件事是不得不做的,没有退路的!

Read more

playwright

对于开发者来说最实用的 MCP,claude code 可以自动调用 playwright 开启浏览器,抓取 console、network,帮助我们 fix bug 或者开发代码。我平时遇到的原型图比较少,所以如果你有界面的设计图,还可以让 playwright 截图,自己去调整 UI。 以下是一些常见用法: 爬取文档 某些文档我们需要登录才能打开,直接让 AI 进行 websearch 抓不到页面,那么这时使用 playwright 就是很好的选择。还有一种更彻底的: https://github.com/hangwin/mcp-chrome 这个项目可以直接 copy 当前浏览器的 cookie,直接“免登录”了。 Help dev 修复 bug,可以直接让

By ke wang
claude code practice

claude code practice

工具只是作为工具,关键在于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如果你把他当做一个只会写写增减某个字段的基础工作者,那么他就只是一个基础工作者。但如果你把他当成一个能够进行市场调研、需求分析、代码设计、代码执行、检验效果等等的各种角色的话,那么他就是会这些角色。 很简单的,如果还是把 AI 当做一种文章总结工具,那么他也就是总结工具了。但是如果你在思考他作为某个人类角色,他应该做什么时,那么他其实就是你的“伙伴”了。这一点我在创建 claude code 的 subagent 时慢慢有所体会。 怎么用 我是用的拼车,Claude code Max 20X,六人车,每个人 398 软妹币 插件 插件最大的好处就是很方便引用代码块,而且我觉得能够引用代码块这件事很重要,你引用的代码块越精准,AI 才能更好的理解你要做什么。 cursor 上 claude code 插件在 cursor 上是旧版本,需要从

By Keboom007
吴起

吴起

很多传记从头到尾都是围绕主人公的事进行描写,这本书却不同,他并不局限于主人公那个圈子周围,而是广泛的介绍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各个国家的发展历史、各个国家的民风民俗。作者对于战争细节并没有花费太多笔墨去写,甚至说写的太简略了,本来是一场意义重大的战争,但是作者几乎寥寥几笔就带过了。 我们提到吴起,总是认为他是一个军事家,打仗非常厉害。但作者并不认为他只是一个军事家,作者认为他是一个全才,他不仅仅在军事上能够训练出“魏武卒”这样的兵,不仅仅能够巧妙的使用兵法、谋略赢得战争,同时他还能够发展经济,任用贤才,使得吏治清明。他在变法的区域,政治、经济、军事是全方位的强,只不过通过战争的胜利而体现出来。 我读毛选的时候,没看到毛主席是怎么做改革的,怎么搞经济的,没看到出彩的地方,只看到了毛主席打仗非常厉害,怎么打怎么赢!看起来跟吴起的赢是一个道理,战争的胜利是全方位的,并不只是将军的策略高明。其实看共军四渡赤水、长征等时,蒋介石所做的应对策略,大体上都是预测对了红军要往哪里走的,封锁线也是布置了一道又一道,但是那些封锁线看起来总是像纸糊的。国军内部都是小军阀,一个个都想的是保存实力,而老蒋也

By Keboom007
孙子兵法—善战者说

孙子兵法—善战者说

这是一本对于孙子兵法的讲解书,作者对孙子兵法进行了再加工,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如何打仗那一部分,为此专门去看了b 站上对于四渡赤水的讲解,共军在遍地都是国军的地图上,来回穿插,将领的指挥水准与士兵的个人素质都极高,艺术啊!!很像很多不玩 LOL 的人都会去看世界赛,不玩台球的人会去看斯诺克,不踢足球的人去看世界杯,任何事情到一种极致的状态下都有一种美。就像庖丁解牛,解牛这件事本身无趣,但是如果是庖丁的话…… 分清敌人与朋友 首先,孙子兵法是一本讲解战争的书,是要打击消灭敌人的。 学校教育教的我们都是针对朋友的做事准则,生活中大多数教导的、宣传的是与人合作的理念。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学时的思想品德课、儒家的仁爱。很少教导我们该如何对待敌人,因此请先区别敌人与朋友,区别个人品格修养与对敌战争。 对于孙子兵法,以前听到过艾跃进老师讲过。艾跃进老师只是对孙子兵法原文进行了翻译,没有额外添加很多其他解释,很像一个老师板板正正的念 ppt 讲课,因此听起来很是无趣。 孙子兵法中,对待敌人的手段,很多都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反的。比如,兵者,诡道也。如果用个人品德来评判的话,那恐

By Keboom007